苏果“农超对接”助力全面小康“关键之年”

发稿时间:2019-05-15 来源:联商网 【 字体: 访问量:

人们经常形容一种东西不值钱称为“白菜价”。在江苏盱眙县淮河镇沿河村,几百户农民却十年如一日,在普通的黄土地上种着普通的大白菜,却赚到了安安稳稳的收入,实现集体脱贫致富——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“关键之年”,这一现象引起记者高度关注。

“苏果超市首家‘农超对接’基地,就在我们这!”5月6日,记者走进盱眙,沿河村党支部书记满令风指着田头一块大牌子说。十年间市场几起几落,基地就像一枚“定海神针”,有效解决了当地农产品买难卖难的老大难。背靠苏果这棵“大树”,村民在大白菜地里种出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
市场起落,不见“菜贱伤农”

5月的农村,一派欣欣向荣。盱眙县淮河镇沿河村,30多岁的村民屠常友正在田间忙活。下个月,毛豆就将上市,毛豆之后换茬种大白菜,能从9月份一直卖到春节。

“两茬下来,一亩地最少赚4000块钱,净的!”屠常友的底气,源于他的30多亩地全部纳入苏果农超对接基地,根本不愁卖。

在以前,村民种大白菜,心里可没这么安稳。十年前,沿河村白菜种植就近万亩,但当时更多是种出来“望天收”,丰产不丰收导致菜贱伤农的现象,屡屡上演。市场价格最低的时候,5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,一片片白菜就白白烂在地里。卖菜能卖出个稳定的收益,成为菜农最大的期盼。

彼时,超市生鲜业态刚刚兴起,苏果超市正探索一种从“田头到餐桌”的生鲜直供新模式,缩短中间流通环节,将“农”和“超”无缝对接,给农民和消费者带来双重实惠。苏果超市生鲜采购部负责人介绍,通过现场查看,发现盱眙的蔬菜品质不错,距离南京较近,可以降低采购成本,决定做长期的合作。在当地政府推动下,2009年促成组建盱眙县泗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,将沿河村大部分农户都纳入到了合作社里,挂牌苏果首家“农超对接”基地,并通过省供销系统争取到3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基地建设。

很快,当地菜农尝到了基地的甜头。2011年底,江淮地区遭遇极寒天气,大白菜价格暴涨。第二年,全国大白菜种植面积翻倍扩增,产量剧增造成滞销,几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,眼看数千亩白菜要烂在地里,苏果果断出手,进行托底价收购,两毛一斤收,两毛八一斤售。算上物流、人力、损耗及门店等综合成本,超市虽然做了“亏本买卖”,却守住了菜农的利益,让基地得以持续运转。

“农业关键在一个‘稳’字。而传统农业的最大‘痛点’在于千家万户小生产如何有效对接全国大市场。” 苏果超市党委书记、总经理陈兵分析,农超对接的新模式,将农村小生产有效组织起来,与大超市结成发展共同体,抱团抵御市场风险。在苏果农超对接基地,菜农种下去就知道今年大概能赚多少钱。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,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,让希望的田野更具希望。

农超对接,农民注重“品控”

在苏果基地采访,记者最惊讶的是,当地菜农嘴里频频蹦出一个词“品控”——“菜型不能太大,不能有黑点,品控不行,超市也不好销啊。”泗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老周对记者说。

“苏果与沿河村农超对接十年,最大的改变是人的‘观念’。”满令风说。最初与苏果接洽,是当时简单地想把家里亲戚朋友滞销的大白菜卖出去。哪知道签订协议后,没几天本地菜就全卖光了。为了完成协议,为乡亲们保住这个大客户,他一路往北,去安徽、河南、山东收购大白菜,这才满足每天近100吨的供应量。

供应量满足了,问题也来了。收回来的菜品质一般,品质规格不达标、农残检测不合格、物流供应不稳定等诸多问题接踵出现。起步艰难之际,苏果提出建议,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,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种植的标准,在种植、品质管控、采收、配送等环节层层把关。苏果还在随行就市基础上建立了保底价收购机制,给村民吃了颗“定心丸”。

市场潮起潮落中,基地的作用强劲释放。2017年,南京暴雪持续数日,大白菜的订单比平时增加了数十倍,一夜之间批发市场价格涨到了一块钱一斤。连续几天,沿河村全村能下地干活的村民全体出动,雪地里刨菜,暴雪中装车,每天持续到凌晨四点,一车车菜准时送达位于马群的苏果生鲜物流中心。半个月里,2000多吨大白菜运送到南京及周边区域,到货价格两毛九一斤,及时抑住价格疯涨,稳住了“菜篮子”。

更重要的是,搭上苏果的货架,农村菜地真正实现了与城市消费零距离。近年来,随着消费升级,当地白菜品种也随之不断调整。从最早的普通白芯大白菜到黄芯菜,现在光黄芯大白菜就能延伸出几十个品种,如秋黄、韩国黄芯、玲珑黄等。虽然产量少点,但价格比普通菜高30%左右,远销迪拜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。

“在我们的基地,不会出现‘姜你军、蒜你狠’现象,菜种一下地,菜农就知道今年大概能赚多少钱。”满令风兴奋地说,今年,当地政府决定将1万亩蔬菜种植园区划为苏果超市蔬菜种植示范园,通过省农委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认证,将创建成为省出口蔬菜种植基地。

背靠苏果,田野更具“希望”

“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跑回来种菜了!”今年40岁的村民朱小磊欣喜地说,几年前,他还开着小三轮在田头运菜,如今背靠大基地搞起了物流公司,大货车一车能拉二三十吨蔬菜。

10年来沿河村变化翻天覆地,目前全村蔬菜年销售达到了2000万元,带动了120余户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。盱眙沿河村基地目前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,比6年前翻了一番。

何止沿河村,又何止盱眙县。2011年,苏果帮助推销内蒙古滞销土豆,短短6天就卖出100吨;同年,山东白菜滞销,苏果首批订货50多吨,并作为政府推广的平价蔬菜来销售;解决海安大白菜滞销问题,苏果20多家门店都开设了海安大白菜销售专柜;2016年,安徽凤阳10万斤大白桃滞销,苏果设置爱心销售专区,3天售出1.5万斤……据统计,近几年,苏果累计帮扶滞销农产品2000余吨。

鲜为人知的是,生鲜尤其是叶菜类,在超市经营中很多时候是不赚钱甚至亏本的。苏果建农超基地的“初心”是什么?

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,20字方针中第一条就是‘产业兴旺’。”陈兵说,苏果是大型流通企业,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大市场,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千万菜农。农超对接在解决农产品卖难,稳定增加农民收入,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同时,又提高超市优质生鲜产品的供给能力,让城市居民菜篮子更轻、更优。这既是“双赢”,又是苏果作为国企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。实践证明,“超市+基地”这一模式,正强劲释放市场供应“压舱石”、菜农增收“稳定器”和乡村振兴“点金石”的多重效应。

一处基地就是一个乡村振兴的示范点。苏果目前共建成农超对接基地77个,主要分布在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云南、四川、江西、海南等地,以蔬菜水果为主,年销售额在3亿元左右。截至2018年底,苏果在南京六合,淮安盱眙,徐州新沂、睢宁,宿迁陆集,高邮汉留、扬州仪征等地建设了10个精准扶贫的农超对接基地。在苏果农超对接这个大平台上,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的黄土地上,圆了“小康梦”。

“背靠苏果、背靠南京,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,也是最大的希望所在。”满令风深有感触地说。

相关新闻: